天水妇女李某受网上“偷菜”游戏误导,上演现实版偷菜闹剧因违法被拘留罚款。案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对此做出回应称,等文化部会商研究后,“偷菜”的游戏功能或将取消或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
文化部门拟出“禁令”,并非完全因为出现了“偷菜”游戏向现实演变的个案,实则是对此种游戏本身早有微词。其工作人员称,游戏中种菜、浇水、施肥等功能确实能为青少年等网民提供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虚拟网络平台,但互动“偷菜”功能属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并没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智力的益处,因此有必要将其逐步取消或进行改良,以减轻对青少年道德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对于时下流行的“偷菜”互动游戏,“害处”确实日益显现。小朋友因沉迷于此成绩下滑;家庭主妇深更半夜爬起来开电脑弄得老公要离婚;更有医生、公务员上班“偷菜”被媒体曝光。此款游戏的泛滥,令许多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一些心理专家和法学专家据此发出了“弊大于利”的呼声,明确提出建议和良策,建议对“偷菜”游戏设置门槛或关停。
但是一个事物的存在,必有它的理由。“偷菜”游戏如此可恶,为何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甘受其害呢?答案其实不难找出:或许不少人沉迷此种游戏只是打发时光发泄无聊而已,实质对他们并无“利害”可言。
一个浅显的道理:游戏不一定非得益智,其功能往往更在于休闲娱乐。比如扑克牌,麻将,如果硬要往益智方面靠,显然牵强得很,然而它们存在那么多年,人们仍然乐此不疲。其中的害处有没有呢?当然有的,同样属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并没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智力的益处”,同时浪费时间、耽误工作、影响休息、甚至“玩物丧志”,“游戏”升格为“赌博”弄得家破人亡等等副作用都层出不穷,但是此类“游戏”并不因此被消灭,至少说明其“主流”是好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不能益智,但很怡情。
这更使我想起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相关范例:吸烟。虽不是游戏,但令人着迷、成瘾的特性比之更甚。而“吸烟有害”早有举世公论,尼古丁危害多种生理机能,对益智根本没有半点好处,简直算作“有百害而无利”了。然而虽然各方劝诫颇多,禁令颇严,但是烟民队伍始终保持着一个庞大的数量,甚至孩子们的吸烟率也并不低,这再好不过地说明了公共管理的“手”并非可以无限延伸、而一些违背人性的“一刀切”的极端举措也不可能包治百病。
大千世界,人性都有弱点,公民
- 只要不违法,就不必有劳公权介入。因此对于“偷菜”游戏不能简单封杀,至少还须假以时日,等待收集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和意见后再做定夺。相关部门需要匡正和问责的是跑到公共禁烟区的吸烟者、跑到现实菜园中的偷菜者,以及那些向未成年人售烟的奸商、工作时间玩游戏的公职人员等等。专心依法行政,而无须做一些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无用功”。